三國時期魏國的吳普在《本草》一書中記有,“苦菜,一名荼,一名選,一名游冬;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,凌冬不死,三月三日采干”。

上述記載中的“荼”即古茶字。“益州”是西漢武帝元封二年(公元前109年)滇王歸附西漢后,以滇池為中心設立的益州郡,包括今天的曲靖、玉溪、昆明、大理等州市的轄區(qū)。

晉·傅巽《七誨》敘述了當時各地的名特產品,有“南中茶子”的記載,“茶子”就是成個成塊的緊茶。說明云南已生產緊茶,并在漢晉時期是與宛柰、齊柿、燕栗、巫山朱橘、西極石蜜齊名的特產。漢史還有益州上表貢茶千斤,茗三百斤的記載。
?

以上史料說明,至少西漢時,云南已經產茶。此外,《云茶大典》中記載,從已經發(fā)現的大量分布在瀾滄江中下游的過渡型、栽培型古茶樹看,樹齡高達數千年的,如鳳慶香竹箐3200年的栽培型大茶樹、瀾滄邦崴1700年的過渡型古茶樹和瀾滄景邁發(fā)現的栽培型千年萬畝古茶園,表明在今天的思茅、版納一帶很早就有種茶的發(fā)展。

證明普洱茶,從漢晉時期已經成為云南民族經濟生活的一項內容,并且作為一宗地方特產已經開始供奉內地宮中。

來源: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
微信公眾號:puersir;
茶中網:www.lnlijun.com
普洱茶知識交流請?zhí)砑觽€人微信號:chanchadashi
微信公眾號:puersir;
茶中網:www.lnlijun.com
普洱茶知識交流請?zhí)砑觽€人微信號:chanchadashi

古樹茶,普洱茶,紅茶,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,或點擊囤茶優(yōu)選商城進入購買。國家級制茶工程師,國家一級評茶師-陳財嚴選推薦。
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:435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