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篇文章能把這個問題說透嗎?也能也不能。
?
說不能,有些知識,有些經(jīng)驗,是需要積累的,這個無法完全否認。
?
說能,是這個框架,這些關鍵點,這個體系,是能講出來的。何止一篇文章,幾句話就能說完,但是還是需要把他掰開揉碎,才能消化。
?
我們?nèi)€折中,來點個眼目,至于具體的知識,你自己隨著經(jīng)歷的茶再慢慢補充不急。這個眼目很重要,有了這個,你和別人上手就大不相同!否則你學了很多知識,還是一團漿糊。
?
在進入更深層次的討論之前,我們還要再補充一個前提。
?
什么前提呢?干凈!
?
這個包含兩個層面,一個是食品衛(wèi)生,這個不用多說了,現(xiàn)在基本上都沒太大問題,即使有問題也好發(fā)現(xiàn)。
?
第二個層面叫食品安全,這個就不那么容易發(fā)現(xiàn)了,基本上能讓人不需要考察就能放心的只有古樹了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或者你有條件深入原產(chǎn)地,或者你找到了讓你信任的來源,這里不展開。
?
為了方便理解,我們需要把品茶做一個類比,品茶像什么呢?說得近一點的,類似于品其他的飲料,比如咖啡、葡萄酒,或者品嘗中西美食。這些主要都是嗅覺與味覺上的。如果再拓展一些,類比于視覺、聽覺,那我們說像看一幅畫,聽一段音樂。有了這些類比,思路就打開了,下面就好說了。
?
好,可以進入正題了。
?
品茶也好,欣賞任何美好的事物也好,大體經(jīng)歷三個階段:
?
“整體——細節(jié)——整體”
?
整體
?
什么意思呢?我們一上來對一個曲子,一幅畫,會有一個整體的印象,impressing。這個是我們所謂美學的一個直覺,這個非常重要,比具體的參數(shù)要重要。
?
現(xiàn)在通行的茶葉審評,都是參數(shù)為基礎的,你這個是不是唱反調呢?一個最簡單的道理,參數(shù)太具體,就很難和好壞建立聯(lián)系。有人說,應該根據(jù)內(nèi)涵物質多少來定高低,還真不是這樣,適當?shù)柠}對一道菜是好,但過度就是不好。我們沒法通過咸度、辣度這樣的指標來評價菜的好壞。當然更不可能根據(jù)紅色或者綠色的占比來評價一幅畫。
?
舉個例子,茶里的酸味多少是好呢?這個沒法具體量化,如果是果酸,或者梅子香中透著梅子酸,那么這個酸度可以略高一些,會拉開口感的層次,并且增加回味。而如果是餿的酸味,或者其他不愉悅的酸味,那一點都不能有。
?
不僅如此,口感不僅對應科學參數(shù),也是個文化概念。老的咖啡客能接受偏酸的咖啡,而菜鳥不太接受這種口感,因為品鑒的經(jīng)歷,文化等等綜合因素會影響你的評價。同樣的,偏熱帶地區(qū)的老茶客,對茶中苦澀的接受度遠遠高于北方的新茶客,這本身沒有對錯,但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,這個參數(shù)不是絕對的。
?
參數(shù)不是不能有,合理的參數(shù)往往是抽象的、綜合的;比如香氣,滋味。這個沒法完全量化,是一個綜合的感受,所以有合理性。一旦太具體了,就會出問題,適用于綠茶,就不適合普洱茶;或者你用油畫的標準衡量水墨,那都是自尋煩惱。
?
我們一開始,還是要有一個整體的感受,這個是不要預先設計的。預先設計會帶來麻煩,你喝過一款糖香飽滿的茶,于是你腦子里就盯著一個糖香去品茶,那這款茶可能有很迷人的蘭香,或者層次豐富的堅果香,但你過于關注一個點,就會失去整體。
?
初級的茶友談茶,常會說一個“霸氣”。這個也有很多誤解。這個霸氣并不是口感的濃度。如果僅僅是濃度,我們可以有太多方法達到“霸氣”,比如加大投茶量,增加沖泡時間,選擇極為苦澀的品種等等,這如同做菜拼命加辣椒一樣,毫無意義。所謂的“霸氣”,如果有合理性的話,指的是一個口感的沖擊力與爆發(fā)力,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一個空間感,這還是一個綜合的,整體的感受。
?
不過,我們在評價一款茶的時候,還是要盡量避免“霸氣”,“柔”這類空泛的詞語,這些詞語誤導性往往大于建設性。
?
關于這個整體的感受,先說這么多。這個更多的是一種美學直覺,概念少一點更好。我們看到了一幅梵高的畫,一下子感覺到了沖擊力,感受到燃燒的生命激情,感受到純真的情懷;我們聽到了一首古琴曲“流水”,仿佛來到了松間林下,與風語泉鳴相和,與天地精神往來;這些都是整體的感受,而非具體分析某個色彩構圖,或者某個音符音節(jié)帶來的,那個是后面的事。
?
細節(jié)
?
當我們整體有了一個愉悅的感受,我們開始關注到細節(jié)。我們試圖來理解這種美好,讓這種美好可理解,可交流。那這個時候,我們就需要一些參數(shù),或者說一套語言系統(tǒng)了。
?
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語言系統(tǒng),同樣是茶,不同大類也有不同的語言系統(tǒng)。巖茶與普洱茶的語言系統(tǒng)也不同,這是和茶的特點以及背后的文化相關的。鄧時海的《普洱茶》最大的貢獻還不是整理老茶,這個爭議比較多。而是借由品鑒老茶,建立了一個語言系統(tǒng)(當然也是整理總結前人),讓品普洱老茶的可交流性大大增加,這個就有意思了。
?
我曾經(jīng)寫過一篇文章《升堂入室話品茶:升堂,搜腸掐腎尋妙語》,就是講這個語言系統(tǒng)的。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,這里不詳細展開了。
?
細節(jié)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,我們不僅能更好的理解一開始的愉悅感受,隨著對這套語言系統(tǒng)的掌握,還能有更多的發(fā)現(xiàn)。這就是新茶客和老茶客的區(qū)別(前提是沒有喝糊涂掉)。我們一開始聽京劇,只朦朦朧朧的感覺一點點唱腔的美,隨著我們深入,我們能體會不同流派的差異與特色。我們一開始看書法,和我們對筆觸、結構有了一定認識再看書法,會大不一樣。這是一個臺階。
?
回到茶上來,目前的語言系統(tǒng)遠遠稱不上完備,但是仍然提供了很大的空間。我們談喉韻、談回甘,就是把模糊的美好感受總結出來。但是這些詞匯也面臨誤解,過于苦澀帶來的回味,和美好的回甘不一樣;喉部的其他刺激和喉韻那種清涼舒適也不一樣。
?
那怎樣來把握這種知識呢?只有一個辦法,喝好的東西,然后比較。如果你要欣賞好畫,那就看博物館的精品,然后和泛泛之作比較,高下立現(xiàn)。如果你整天去潘家園的地攤練眼,那肯定是越看越糊涂。同樣的,如果你經(jīng)常喝著來路不明的茶,聽著各異的說法,也很難有所提高。比如剛開始喝茶的時候,喝了很多“冰島”,但是越喝越糊涂,因為來源不清,基本沒有真的。直到喝到真正的冰島,鮮明的特點一下子讓人記住,建立起標準,那就豁然開朗了。
?
我見過太多越做越糊涂的茶人,有的甚至連基本的口感判斷都喪失了,還不如剛接觸茶的茶友,那就太遺憾了。說到底,是被各種說法攪渾了,建立了混雜錯誤的標準。這種我也沒有辦法,只能先清零,回到基本的口感判斷,然后從頭再來。
?
當然進入到細節(jié),有的東西是可以通過練習提高的,比如對香氣的敏感度和辨別能力,這個是天分和工夫并存的,一定程度上勤能補拙。其實大多數(shù)人還是具備一個基礎,只不過沒有認真關注到這些點上,沒有系統(tǒng)的訓練而已,并沒有那么神秘。
?
細節(jié)涉及到很多方面,可談的東西比較多,這個就是我說的,需要經(jīng)歷來填補的東西。如果想深入,就需要我在升堂入室那篇文章里講的,從一個個概念入手,來全方位的剖析。但是上面講的大原則和方法更為重要,是清楚和糊涂的分水嶺。
?
整體
?
我們掌握了大量細節(jié)的知識,還需要整體來看,因為整體并不等于細節(jié)相加。香氣、滋味、湯感、生津、回甘……這些標準也是相對的。厚重一定好嗎?咖啡里面劣質咖啡往往是所謂“厚重”的,而優(yōu)質咖啡更加清純一些。所以如何認識這些參數(shù),需要我們的綜合審美能力,需要我們回到整體。
?
這個筆觸用在這里,簡直是妙到毫巔。這個色彩用在這里,真的傳神。但是你不能簡單的說這個筆觸和色彩就是好,是在這個整體中,體現(xiàn)出它的好,隨便放在別的地方,未必好。我們所有的參數(shù),都要放在整體中重新認識。
?
香氣清揚的有好茶,香氣低沉的也有?。粶泻裰氐挠泻貌?,清純的也有啊;滋味豐富的有好茶,滋味單純的也有啊。有的菜是滋味豐富,但有的菜就是吃最純粹的本來之味,略加烘托就好。有的畫富麗精制,但倪云林的就是那么淡淡的涂抹,八大的就是那么瀟灑的幾筆,誰敢說不好。
?
再回到整體,這個時候才是看底蘊的時候,你對茶的理解,不僅僅是一開始的直觀,也不僅僅是各種參數(shù)的剖析,而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臺階上,這個時候,可以談意境、談韻味、談人生。這個背后是你的文化修養(yǎng),是你的人生境界。
?
但是這個談是有基礎的,什么基礎,就是你對這款茶比較充分的理解。你不能一上來就附會一些什么高雅境界,那沒有意義,你連基本的好壞都分不出來,能談境界嗎?也不是學了一些概念就去硬套,那也沒有意思。說到底,市場這么混亂,還不是人們?yōu)槔屖梗嬉恍└拍?,胡說八道給攪的嗎?
?
說到底,品茶是一件個人化的事情,你當然可以和清茗知音相視一笑。但內(nèi)心的感受仍然是無可替代的。為利所使的人或許可以得利,但未必能得到這樣的享受。
?
品茶這件事,先說到這里。我們可以大致梳理一下普洱茶市場流行的歷史,從易武到班章,所謂霸氣,是關注強度的階段,這個是最最初級的。之后冰島,是關注單一特點,單一參數(shù)的階段,冰島是那種很純粹,很好總結的好茶。之后景邁,開始關注香氣(和工藝有關),進入更深的探討。未來如何發(fā)展,其實看了這篇文章,你應該很明白。只不過,大眾品鑒能力的提升,需要一個時間罷了。
!
也想出現(xiàn)在這里?
聯(lián)系我們吧
廣告
相關熱詞:普洱茶
市場
文化
交流
古樹茶
歷史
班章
延伸閱讀:
· 現(xiàn)在市場上普洱茶是賣給什么樣的消費者?08-22
· 品飲普洱茶的要領09-12
· 茶湯渾濁的原因你知道嗎?08-29
· 普洱茶品飲之品鑒為“王”08-29
· 品味普洱老茶08-30
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
微信公眾號:puersir;
茶中網(wǎng):www.lnlijun.com
普洱茶知識交流請?zhí)砑觽€人微信號:chanchadashi
微信公眾號:puersir;
茶中網(wǎng):www.lnlijun.com
普洱茶知識交流請?zhí)砑觽€人微信號:chanchadashi
古樹茶,普洱茶,紅茶,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,或點擊囤茶優(yōu)選商城進入購買。國家級制茶工程師,國家一級評茶師-陳財嚴選推薦。
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:435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