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凡對普洱茶有些了解的,對“攸樂”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。
許多史籍對普洱古六大茶山的記述中,攸樂茶山一直居于首位。
1799年,清乾隆進士檀萃在其《滇海虞衡志·食貨志六·物產篇》中所云:"普洱茶名,重于天下,出普洱所屬六茶山,一曰攸樂、二曰革登、三曰倚邦、四曰莽枝、五曰蠻專、六曰慢撒,周八百里,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……"。
攸樂山又名基諾山,位于西雙版納景洪市基諾族鄉(xiāng)境內,隔補遠江(小黑江)與革登茶山、莽枝茶山、孔明山相望。
東接勐臘縣的勐侖鎮(zhèn),南連勐罕鎮(zhèn),西靠勐養(yǎng)鎮(zhèn),北鄰大渡崗鄉(xiāng),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臘縣境內的茶山。
攸樂山是基諾族先民的世居地,據說他們是從普洱、墨江,甚至更遠的地方遷徙而來,一千多年前便開始在補遠江(小黑江)的兩岸種茶。
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,1979年6月經民族確認,成為中國的第56個民族。
“基諾”是其自稱。攸樂即基諾音譯, 是明清以來漢文史籍對基諾山的專用名詞和對基諾族的稱呼,意為“舅舅的后代”。
攸樂山因茶而興,也因茶而名。?當地流傳這這樣一個故事:諸葛亮率軍南征來到攸樂山,一些士兵因為太疲勞而睡過了頭,等他們醒來追上大部隊。
諸葛亮因其違反軍紀不再收留,贈以茶籽,命其種茶為生,同時還命照其帽式樣搭屋而居。于是,這一被"丟落"的人群就此定居,世代種茶。
2013年,羅向前、李思穎等人在《西南農業(yè)學報》發(fā)表的《西雙版納古茶樹資源調查》一文中,也對基諾山鄉(xiāng)境內的古茶樹進行逐片、逐株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,分析了古茶樹資源種類、樹齡、數量、分布情況和生長狀況。
攸樂山古茶園大部分為茶、林混生,屬普洱茶種,葉型分為長葉型和橢圓型兩種。芽葉分為紅梗綠芽和綠梗綠芽兩種。
全鄉(xiāng)茶葉種植面積2.8萬畝,采摘面積2.73萬畝,干毛茶產量1279.6噸。
攸樂,雖在景洪境內,但與其他古六大茶山連綿相望,茶韻口感與古六山相通。
攸樂茶,條索緊而結實,湯色清澈透亮,色呈金黃,香揚水柔、湯細、苦輕、澀淡,回甘強且持久。滋味豐富、飽滿,略欠厚重,香氣溶于水,山野氣韻足,飲之絲絲甘甜,唇齒留香。
古樹茶,普洱茶,紅茶,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,或點擊囤茶優(yōu)選商城進入購買。國家級制茶工程師,國家一級評茶師-陳財嚴選推薦。
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:435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