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7年,勐??h南糯山村民發(fā)現(xiàn)在南糯茶山半老寨的半山密林中,有兩棵古茶樹特別大,直徑1米多,明顯比周圍的古茶樹粗壯、高大。當時的云南省茶葉研究所立即派出專家組,發(fā)現(xiàn)在一片密林中的古茶樹群落中,這兩棵巨大的古茶樹確實罕見,為此,還特邀了當時的蘇聯(lián)專家一起鑒定。
起初,大家采取年輪鑒定的方式,將兩棵巨型古茶樹中的一棵齊根鋸斷。沒想到的是,古茶樹鋸開后,根本無法從其紊亂的年輪上鑒定出其樹齡。專家組經過多次協(xié)調,在附近的村寨走訪征詢鑒定這兩棵古茶樹的辦法。半坡寨的一名哈尼族老人介紹說,根據(jù)族譜記載,這里的哈尼族村民從元江渡過瀾滄江遷移到此之前,南糯山就有原住的璞人(布朗族居民)在這一帶種植茶葉。后來,哈尼族遷入后也一直保持著種植茶葉的生產方式。而這些森林中的古茶樹,很多是在哈尼族的祖先遷入前就已經存在了。
專家組根據(jù)哈尼族父子連名的習俗,通過族譜推算法,推算出從南糯山哈尼族的第一代沙歸至1957年,這里的哈尼族居民已經足足繁衍了55代,由于哈尼族的婚育年齡一般在18至20歲左右,以此計算,時間至少也在1000年左右。最終,專家根據(jù)哈尼族老人“這兩棵大茶樹是祖先沙歸栽下的”說法,參加鑒定的中蘇專家最終得出了一個較為保守的結論:目前這棵還存活的巨型古茶樹,樹齡至少在800年以上。
盡管如此,這棵被鑒定為800歲的栽培型古茶樹,還是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中國境內發(fā)現(xiàn)存活的樹齡最長的茶樹王,也稱“沙歸茶樹王”。

此時,盡管在中國的境內還沒有野生茶樹被發(fā)現(xiàn),但至少南糯山800年茶樹王的出現(xiàn),成為了中國植茶歷史悠久的見證,也使南糯山進一步確立了世界最早的茶葉栽培中心的地位。
因根基酸性土質受水泥影響堿化,1995年,經歷了八百余年風雨侵蝕的王者——沙歸茶樹王枯死。
之后,專家們在據(jù)沙歸茶樹王所在半坡寨不遠處的竹林寨一戶村民的承包茶地中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株與沙歸茶樹王差不多大小的同時代栽種的古茶樹,即南糯山2號茶樹王!而沙歸茶樹王則因保存不當,現(xiàn)已片木不存……
陳財,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,1987年03月出生,云南瀾滄人,出生于制茶世家。先后任技術員、審評員、技術科長、總工程師,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,交流探討。歡迎關注陳老師【微信: 435121 】

古樹茶,普洱茶,紅茶,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,或點擊囤茶優(yōu)選商城進入購買。國家級制茶工程師,國家一級評茶師-陳財嚴選推薦。
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:435121